南医大志愿团队赴青海新疆为各族群众送医上门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通讯员 郭原君 王晓涵
足迹遍及湟源县、贵德县、共和县,累计筛查214人,发现需要手术的患儿15名……7月28至30日,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兰青组织带领5家附属医院9个专科的35名专家、8名研究生赴青海开展“医教西行”专项行动。
其中,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佑工程”团队在当地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筛查,15名患儿近期将安排到南京免费手术。
【资料图】
在“医教西行—青海站”的前一站,南京医科大学等院校的大学生脑卒中科普志愿服务团队还深入新疆,开展“医心连疆、科普同行”脑卒中义诊和宣讲活动,帮助当地乡亲们了解、防治脑卒中疾病。
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兰青表示,南医大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以学促干”的最新指示,坚持立德树人与济世育人相结合,积极搭建东西部协调发展的桥梁。
医疗团队维护高原群众健康
包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分泡型和囊型两种,青海省曾是中国乃至世界包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
十多年前,青海包虫病人群平均患病率为0.63%,部分地区高达8.93%至12.38%,远远高于中国平均水平。其中,牧民感染及患病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7月28日,南京医科大学 “包虫病防治转化研究项目”启动仪式在青海省人民医院举行。该项目的实施将为青海省包虫病诊疗水平的提高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青海省人民医院为南京医科大学吕凌教授颁发青海省高原转化医学中心主任聘书。
启动包虫病防治转化这一新领域,对破解包虫病疑难病症,救治急危重症,实施精准扶贫具有积极作用。在活动现场,吕凌向青海本地医务工作者就包虫病防治转化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使大家对包虫病防治转化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对包虫病防治工作也更具有信心。
7月29日,南京医科大学“千村万户健康行—贵德站”启动仪式在贵德县人民医院举行,双方重点围绕高原地区眼健康问题开展交流。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专家带领“光明博士志愿服务队”8名成员,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开展白内障手术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示教,完成疑难病例教学查房4例,在贵德县人民医院免费开展白内障手术16台,面向贵德县中小学生及家长300余人开展2场近视防控科普讲座,为近百名中小学生进行近视筛查。
此外,南京医科大学还组织两地专家围绕化疗、放疗、妇科肿瘤手术等主题开展交流研讨,推动东西部医疗同质化发展,并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妇科肿瘤义诊。
记者了解到,南京医科大学“医教西行”服务项目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开展东西部协作的重大战略部署,聚焦急难愁盼,创新社会服务与对口帮扶模式的具体实践。2020年“医教西行—青海站”正式启航,截至目前已服务群众七万余人,为维护高原各族群众的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高校志愿者义诊科普脑卒中疾病
7月15日,新疆吐鲁番吐峪沟火焰山下的麻扎村,气温46摄氏度。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等院校的大学生脑卒中科普志愿服务团队来到这里,为当地民众开展“医心连疆、科普同行”脑卒中义诊和宣讲活动,帮助维吾尔族乡亲们了解、防治脑卒中疾病,并提供免费基础药物。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高发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影响老百姓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
“当地居民饮食多以肉食为主,很容易有‘三高’,这正是诱发脑卒中的关键因素。”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大学生脑卒中健康宣讲团的哈山,拿着脑卒中防控宣传册,正用维吾尔族语向前来义诊的当地百姓做脑卒中知识科普。哈山表示,他是土生土长的吐鲁番孩子,希望能够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乡亲们了解、防治脑卒中疾病。
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院长、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主任施海彬教授说:“大多数脑卒中可防可治,采取‘预防+治疗’齐头并进的模式,提高他们对脑卒中的认识水平,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从根源上让治疗时机前移。”
在施海彬的发起下,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今年成立了全国首个大学生脑卒中科普宣讲志愿服务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包含5所医科大学。7月16日至21日,联盟在乌鲁木齐、吐鲁番两市3家社区、5所单位开展20余场科普培训、宣讲、义诊、入户,受众人群达6000余人。
据悉,志愿团队此行的目的,不仅要为当地百姓义诊宣讲,更重要的是提升当地群众的脑卒中防治意识,培养脑卒中医疗卫生人才。
为此,联盟在新疆医科大学举行脑卒中防治科普学术交流会,施海彬对脑卒中的识别与预防进行专题讲座,多位行业专家聚焦脑卒中防治进行了深入交流。7月14日,脑卒中专家组和大学生宣讲团还前往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开展卒中中心建设指导工作。
“脑卒中防控,任重道远,医学生使命,责无旁贷。”南医大医学影像学院党委书记刘明捷表示:“通过学校和附属医院的协同,依靠联盟内多学校、多学科融合叠加所形成的合力,共同为‘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造福更多百姓’多作贡献。”
(受访者供图)
标签: